网站首页 | 人文摄影 | 景点风光 | 摄影师 | 新闻辑集 | 摄影教程 | 关于我们 | 摄影线路 | 摄影佳作 | 摄影花絮 | 行摄笔记

河流弯弯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詹瑞天发布时间:2019年06月30日 浏览:打印本文

詹瑞天

  婺源境内总体地势是东北高西南低,东北方起伏的高山,一座连一座。石耳山、大鳙山、燕岭 、五龙山、回岭 、大余山、觉岭 、浙岭 、高湖山、大鄣山等,这些高山孕育出219座大小山峰,植被良好,承集了雨水,涵养了水源。在它那褶褶皱皱的怀抱里,衍生出无数的沟涧水,涧流汇成了溪,溪流聚成了河。婺源河流叫星江,它由境内九条支流汇集而成,星江属饶河水系,为乐安河上游。河流长度516.4公里,流域面积2621.9平方公里。

  1

  自有人类在这点片土地上生活的悠悠岁月里,对水的利用一直成为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内容,他们一年复一年,一代接一代。

  婺源居群山环绕之中,川谷崎岖,峦峰掩映,山多而地少。土壤以山地黄壤、普通黄壤和山地红壤为主,呈酸性反应,耕层较浅,有机质含量较低。山区深冲垄田中分布着属于冷浸田的冷水田与陷泥田。冷水田因所处地形在深山垄,磅高日照短,霜多雾气大,又受低温山水及冷泉灌溉影响,水冷浆寒;隐泥田多有冷锈水冒出,除土性寒冷外,土壤的物理性状不良。山坡高岸梯田,大都是土质贫瘠,蓄水性状较差。耕种上需要比别处投入更多的劳力和付出。婺源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7摄氏度,年平均日照为1860小时,占年日照时数4425。9小时的42%。年平均降水量为1821毫米,但降水季节很不平衡,4--7月的降雨量水量常驻占全年降雨量水量的50―60%。全年无霜期为252天。据乾隆《婺源县志》:每岁概田所入,不足供通邑十分之四。

  尽管土地贫瘠,山区先民们在坚韧地生活着,用勤劳和智慧利用水资源灌溉土地。通过长期的实践,摸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适用可行灌溉系统,有效地提高了农田的灌溉面积,获得了收成。这套灌溉系统由水碣和水圳构成,水碣又分成坑碣、溪碣、河碣;圳又分成行水圳、过水圳、夹圳等。碣,就是在水流的坑、溪、河中,用石块垒筑的拦水坝,提高水位。再在碣上开引一条行水圳,连着过水圳、支圳、夹圳,对水田实施灌溉,农民称这些圳为“水路”。小的水坑,坑面窄,有自然落差可以利用,碣建得也不高,一般灌溉十多、二十亩田;河面大的河,修碣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往往要集全村的力量,从备料、清基到修筑,需要两年以上乃至更长的时间。这种碣修建时间虽长,但能灌溉农田三、四百亩以上。在婺源境内有大大小小的各种石碣达7000多处,灌溉着全县60%以上的农田。其中灌溉面积500亩以上的有江湾麻榨桥碣、大畈碣、晓鳙双折碣、思溪红庙碣、齐村千亩碣等。这种古老的水利设施至今还继续承担着职能,发挥着作用。

  婺源山多田少,历来对粮食生产十分看重,民以食为天。因此对修筑用于灌溉的石碣,也不遗余力。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许多名门望族、达官贤士也投入其中,出钱出智慧,热心相持帮助乡人兴利除害,造福乡梓。段莘养田碣,高8米,宽70米,碣两边的两条圳的水,能满足段莘、养田两个村1.8万人的生活日常用水,能灌溉农田的面积达二千多亩,是全县用于村庄用水和农田灌溉最大的石碣。这座碣就是南、北朝时期的南京兵部、户部尚书,村人汪应蛟捐资兴建成的。在婺源县城东北二十三公里的汪口村西侧河中,有一座清代朴学家江永设计倡建的平渡碣,困其呈曲尺形,故被子人称为“曲尺碣”。

  江永(公元1681--1762),清经学家、音韵学家。字慎修,又字慎斋,婺源江湾人。他生于寒儒世家,天资聪颖,读书过目能诵。为生数十年,蛰居乡里执教。治学以考据为主,长于比勘,开皖派经学研究之风气。为汉代经学家郑康成以后罕见的大师,名学者戴震、金榜、程遥田等皆从其受业。汪口是婺源东边段莘水与大畈水交汇之处,两面三刀水合流,迦漩凶险,每遇春夏季节,洪水涨发,辄溺人居。清雍正年间(公元1723--1735),蛰居乡里执教的江永为免除村民的“覆舟之患”,他全面考察了这段河流,观测各个时期的流量,精心筹算,倡议村民以筑碣来平缓水势。他考虑到筑碣后既不能阻碍航运,又不得影响河鱼的回游,于是将碣设计成曲尺形。碣坝从河南岸横过来,在距北岸二十五米处作一直角转弯,空出通道。便于行船、放木排和鱼产卵后回游。南岸修挖水圳,引水灌田。江永修建成的这座碣,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完美地解决了通航和鱼的回游难题,在中国水利史上有着其不可低估的意义。在筑碣时,江永还考虑到碣的坚固性,为此碣体采用了片石直立的方法,就是将紧贴的大块片石直立起来,窄边对着水流方向,以减少水流对片石的冲击力,中间部位的片石则横过来,与迎水面组丁字形,以加强支撑力。这座曲尺碣历经二百多年的无数次洪水,仍巍然屹立,完好无损。

  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婺源县也随着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建设高潮,修建成了一大批山塘、水库。据统计,到1986年,全县共建成山塘706座,水库131座,蓄水总量达3465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10.2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36.5%。在这期间,天灾加“人祸”,人民群众生活艰苦,广大农民硬是用原始的劳动工具,拼时间,拼体力,长期奋斗,实现了农业的原始积累。 位于婺源县西部赋春镇大塘坞水库,因水库周围生态环境良好,吸引了许多鸳鸯来此越冬,1986年后逐渐被人们改称为"鸳鸯湖",1997年被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湖区自然植被以常绿阔叶林 、马尾松为主。有木本植物24科185种,覆盖率达95%以上。良好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动物在此栖息繁衍。据初步统计 湖区共有动物89种,其中哺乳类17种爬行两栖类22种,鸟类50种。鸟类又分为水鸟类14种,山林鸟类36种,尤以鸳鸯居多,最多时达2000多对,占全世界已知野生鸳鸯数量的2/3。是亚洲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野生鸳鸯越冬栖息地。

  2

  婺源山区有着丰富的林木资源。东北乡的杉木过去在徽州地区占有一定的地位。这些地方生长的杉木,不但梢把长、上下相应,而且树干直、韧性好。山里人把这些杉木借助河水的力量,运鄱阳湖,出长江销往华东各地。所得收入以弥补粮食缺口及家庭日常支出。婺源东北乡一带把山上的劳作叫“种山”。“种山”是一种筹划,一种经营。现在这种山场的经营模式已经很难看到了。杉树长到三十年左右,就进入砍伐期,砍伐后新的一轮植苗抚育就开始了,三十年一周期地循环利用,青山常在,永续不断。通常树砍倒晾浆以后,在山上作“屠场”做皮,用一种专用的刈刀,将杉树皮刈掉,刈了树皮的杉树上架晾干就起运下山了。留下的山场一片狼藉,杉树枝桠、树皮、还有立着的杂柴、芭茅等,清理山场要进行“拨山”,将立着的柴草砍倒,将密集的枝桠撒匀,将成堆的树皮散开,如此这般,秋天的太阳晒过的半个月后,点一把火“烧山”。烧山是危险的农活,怕“走火”,烧了别家的山场,因此都很小心地从山顶上点燃往下烧,火路也有人把守。

  秋里,就在山上趁“热火”捍种萝卜,当年就有收成。第二年,这片山上就种苞芦了。因为山是老山,地是生地,十几年未种过作物,又加上火炼过,苞芦也长得特别的好。掰苞芦是采收成果,先是将杆上的天花折断,再掰苞芦,一棵一棵往山下掰。掰完的山上,一眼望去,杆上顶的都是苞芦壳。如果发现有一根天花在飘,那根就是遗漏的,上面一定有个未掰的苞芦。这年收完苞芦就进行掘山,掘山就是将山场全垦深挖,剔除大茅根,挖去小柴垴。待来年开春就在山上栽种杉树苗,种油桐,亮一年还种苞芦。在捍管苞芦的同时,对杉苗、油桐苗给予呵护和照应。这年苞芦苇的收成还可以,但大不如上年了。第四年苞芦依旧种。虽然地力已出尽,种下的苞芦收成不多,主要是利用二遍捍苞芦草给苗木上土,照应苗木补株。种下的油桐叫“三年桐”,也就是种下的第三年开始报讯后,旺果期只有三年,之后就不挂什么果了。到油桐落林时,整个山场都荒芜一片,杉树与杂柴草混在一起,争水土、养份、阳光。在这个冬季,也就是杉苗栽下的第六、七个年秋冬里,必定要拨山,用刀将桐树、杂柴及茅草砍去,将夹丛的杉苗留下一根,多余的都予以剔除。杉树的整个栽种的一个周期就算完成。

  山上的树是一根根靠人力扛下来的。山村人都崇尚力气,驼树最能体现人的价值高低。请人驼树的主人家是好饭好菜伺候,晚餐还有酒,力气大的人被推入主座。冬季里,东北乡也有一批青壮年劳力出村去驼树,到篁腾、到板桥、到徐家坑(过去属婺源,现属休宁),驼工是以“龙泉码”计酬,讲“两”(一两合1.4立方米)。从树垴上六尺起围,一尺二分五,尺三六分,尺四七分五,尺六一钱二,尺七一钱五,尺八一钱八,尺九二钱三;二尺二钱八,二一三钱三,二二三钱八;三尺一两0三,三一一两面三刀二钱三,等等,驼树的人对两码都记得滚瓜烂熟。一山杉木,总有一些特别粗大的,一个人驼承不起,要两人或更多的人来扛。尤其是那些错过砍伐周期的山场,粗大的杉树更多。这些大树,有两人扛的,有三人扛的,有四个、六个、八个人一起扛的,人的多少,都有名称:双人杠、和合杠、老鼠尾、四人牛、八仙座等等。山区的路随山转,崎岖陡峭弯道多,大的树木长的有十五、六米,扛着树行走在这种道路上非常艰艰难,但村人总有办法。遇到深山凹,弯深口小,树转不过弯来,他们就采取“换头搏”“人字搏”、“之字搏”的办法,进进退退,渡过险口。中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是婺源浙源人,京张铁路在居庸关的“人”字形设计,跟家乡扛树“人字搏”的原理一样,也不知是不是从家乡的扛树中受到启发。

  3

  杉树运到河边,就要开始扎排。扎排的材料都有是山上取的,藤条、条角、木楔等,扎排要内行人,他们扎出的木排,排面平整,树与树之间的缝隙也很小。一片木排由两层杉木构成,下层树小些,八根栓成一排;上层六根,叠在下层上,从下层引生出一些藤条来,把它们绑扎在一起。这样扎成的一块木排叫一押,一般的十二押连在一起称一条。排扎好后一押一押地叠在一起,细心的人家还要在排上号上“立记”、“寿记”等字,以便“败排”树木冲散时辨认。萌几交春水进入南方的梅季,河水猛涨,就下水放木排了。山里的河面小,很难容纳整条排,只能一押押单飘到几里路外的大河连排。一人一押排单飘,考验着放排人的本事。雨还在下,撑排人身披蓑衣,头戴竹笠,脚着草鞋,手持竹篙在排上,避河弯,躲立石,篙篙点力,木排随着水流,飘然直下。山里的小河弯多硖多碣石多,有时撑排人判断失误,力点不到,木排撞上河磅或碣石,排身一横,就搁在河上。如疏通来不及,上面的排接踵而至,撞在一起成了堆,这就叫“败排”。处置败排就是将成堆的排撬开,疏通河道。木排的重量、水的冲力和树木的交错,往往需要许多人的齐心合力才能凑效。这时,河里撬排的人多,岸上看热闹的人也多。撬排的人要叫号子,让众人听号子使劲。号子有长号和短号之分,长号带腔,腔韵悠长,高亢低转,煞是好听。短号有词,节奏明显:木头王哎--嘿哟!下鄱阳哎--嘿哟!快起身哎--嘿哟!换黄金哎--嘿哟! 词由领号的人自己编,编得好听上口的,和声也高,用力也齐。一摊败排,快的需要二三个时辰疏通,慢慢的时间更长,山里人讲放排打猎讲素气,顺与不顺不由人。千难万难,总算是将单排撑到汇集地,连成了条。排头上置起了“招”,招是用来拨水的,以选取水路,领排前行。一条木排上五至六人,有明确分工,各人各行。一人捉招,一人垫颈,二(三)人踏行篙,一人拖梢。垫颈的人是排上统领,他指挥捉招的人指示排的走向,示范并招呼着行篙的点力,传到拖梢。这个人识水性,从水花的飘动中判别或走高滩、或随大污。到了傍晚,将木排系在伏水的地方,歇工住店,第二天又在排上。经过几天排撑到县城的星江河,就上木行找老板。量完树,算了钱,山里人就踏实上回家的路。过去山里放排人都不会游水,敢于在水中放胆行事,诀窍就是人不离排,排不离人。大水汪天,放排本身就充满着传奇,放排佬的传奇故事也特别多,都是排事上“过五关,斩六将”、临危不惧、遇险为安、舍我其谁的经历,有“命悬一线”的惊险;也有“绝路逢生”的巧遇。“套文”虽老,但也常说常新,令村庄的小字辈百听不厌。县城边上的星江,河面宽阔流水也相对平缓,这里放排是将几条并在一起,合成宽阔的大排,并在排上搭起木棚,支起锅灶,招招摇摇下鄱阳,出湖口,进九江,至上海,至汉口,哪里有行情,就往哪能里赶。据记载,婺源过去每年由水路运出的杉木都有在50万根左右,最多的1930年外销杉木达100万根。

  4

  山里的村庄,一条清溪从村头蜿蜒而来,款款地从村中穿过,两岸石磅随时水弯弯曲曲,缀在其间的是略高于水面的石埠,石埠两头都有一级一级的磴通向路面。大村石埠有二、三丈长,能容纳许多人就溪水洗濯。靠岸的人家,走几步就到溪埠上,靠进的人家,进进出出有村巷连到溪边,走几步路也觉顺脚。朝朝日日,村人就着溪水洗吃的、洗穿的、洗用的。一天天,一年年,一代代。也有的村庄建成在山坳里,山溪弯几个弯,村屋就高取低择址而建,溪埠也就单边的多,另一边是山磅或石磅。为配平水位,溪中就有一些石碣,石碣能把急水抬缓、抬高,也能借着水流将碣下的河床冲出个水潭,给溪埠辟出个理想的位置来。村人在溪埠上洗衣洗菜,伸手抬脚都方便,自由自在。水埠对面的溪磅上,长出一些菖蒲,一年四季油油的绿,还发出一股淡淡的香。靠上的地方也长着一些花木,瑞香、紫薇、月季、迎春,不知不觉的季节更替,花静悄悄地开了。艳过一阵子,落下的花瓣也随着水静静地走了。村人对花开花落显得木木的,心不在焉。只有那不知世务的孩童,有时玩得起劲。几条山溪水汇合成河,河宽阔,河的一个大弯处里必有一个不小的村庄。这样的地势河水环抱,合风水。但河水随弯走,用水取水不方便,村人总是通过几代人奋斗,将水实施改造,合理取势,加以利用。有的在村头筑碣,引水圳进村。水一年四季不断,村人就圳洗濯,也算便利。也有的一条总圳引到村头,村里分出几条支圳,纵横交错,以取顺便利。村山边的几户人家地势要高些,就随山脚挖口小井,以方便和解决这少数离溪、圳的住户。溪头乡的上溪村,村边一个河湾包住村庄,村局如同一张撒开的网。靠河边的住户距河近,但水在湾里流,河滩水浅,日常用用水不便。村里先人为摆脱这种尴尬局面,精心在河湾上游设计修筑了四道斜碣,将水逼进村边筑起一条带有埠头的水圳里,方便了日常洗濯。这几道碣迄今已有一百多年,仍然是村里的“饮水工程”。

  5

  婺源对水利用,还着力在美化村庄环境上。“水口者,一方众水所总出处也”。水口具体位置,往往依地形而定。在山区,一般多选在山脉的转折或两山夹峙、溪流左环右绕之地。它距村庄距离,近者几十米,远者一二里甚至更多;有一层水口,也有多层水口。古老的村庄入口处,或一座石桥,或一林古木,或一乘尖塔,或一顶亭台,或一幢庙宇。流水潺潺 ,古木森森,清风徐拂,斜阳透隙, 成为村中风光宜人之场所。父老兄弟出作入息,亦咸会于斯,聊天作乐,呈现出一派祥和与宁静。这就是在村落整体建筑格局中有“门户”和“灵魂”之称的水口。这种水口,对村庄至关重要,它显出的主要功能:防卫,界定,实用,象征。防卫:无论是山越遗民还是入迁汉人,经历了千余年征服与被征服的抗衡和波及到此的频繁战乱,都体验到防御在维持生存的诸多条件中的突出地位。多数村落四面环山,人们自然而然都把水口视作“关隘”,天然的形势加上人工的修整,可以大大增强居民的安全感。界定:徽州人多地狭,人们因追求生存需要而对土地产生强烈的占有欲,人人都想控制一方他人不能随意染指的生存空间。在基本保持聚族而居状态的婺源,水口即是界定村内、村外领域的最明显标志。 实用:徽州山区的村落多在山坞中,一般正是风道。若有水口的关闭,就可以减轻山风的肆虐,此为防风功能。而对于座落在半山腰或山顶的村落来说,水口的防止水土流失、山体崩塌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象征:在村人的观念中,水口的形势状态直接影响着村落的盛衰和安危,它是一村居民生死、前程的象征。也正是这一原因,过去的族众往往对水口的一石、一草、一木都看得很重,有的地方还勒石立禁,不得轻举妄动。

  在对水口的营建中,各村都煞费苦心。在山腰及山顶的村落,多在村下边种植大片的毛竹和树木。在山坞的村落,为彻底扼住水口,增加锁钥气势,营建方式则多在两山夹峙之处修桥,并在桥两端山上植以常绿树。 总之,水口虽小,但从中可窥视出村民对自然与人类社会和谐、统一的生存环境的不懈追求。溪头乡下溪村的水口,未进村,跃入眼帘的是几十根古樟,长在一舟状土石洲阜上,村人称这石洲阜为"罗星"。"罗星"又叫"万担岗"。是溪头先人为建设溪头"水口",以一万担粮食的巨资,在溪头村口人工堆成一个舟状土石洲阜,宛若山冈,后人称作"万担冈"!冈上先人种有香樟二十几根,现在都要两人合抱,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就象一个天然的屏障!寒冷的冬天,下溪水口外寒风呼啸,水口内的村落却风平浪静,有如世外桃源!

  在婺源不少的村庄水口还设立“社公庙”和“孤坟总祭”。当地的“社公”,管天管地管收成,管生老病痛,管山氓野鬼,有他在,能护佑村人平安。每逢时节,社公庙香火鼎盛。每年新米出市,也要做新米果敬献。婺源宗族观念重,历史上的谱牒上都有断嗣的记载,朱红的“止”字结束了家族的延续。对这些先人,不管远代不是近代,都在这里祭拜。每年清明节,村人都有要在这里挂纸,以示哀思。

  6

  婺源群山围裹,没有大江大湖,水产品虽是桌上佳肴,但平时很少见。传统节日里祭祀祖宗的“五盏”中的鱼盏,主要是鄱阳、余干贩来的干鱼。至于“木鱼祭祖”的说法,那是外人文学创作的独撰,实际并非如此。山区人为解决吃鱼难,也对用山溪养鱼摸索出一套方便易行的办法。在小溪水小河的岸边,人工挖出一口低于溪底河底的塘,四边用石块垒砌成磅,靠边溪河的那边,空出两个口,一个进水,一个出水,这就是山区的流水鱼塘。进水出水同一边,水在塘里不停地转动,鱼在水中游戏。一条溪边,可以连续有许多口鱼塘。饲养的鱼,主要是草鱼和红鲤鱼,投青草喂养。所以婺源草鱼又叫塘鱼,是草鱼在鱼塘里养的原因。这种鱼塘,可就地取材,有水就能挖。塘面积都不大,一般十多二十个平方,养得好的一年可出塘200多折鱼,是高密度流水养鱼的好形式。全县这种流水鱼塘有一万多口,每年中秋节,山区人起塘捉鱼,人吱外号,很是热闹。山区养出的鱼,因水冷,又叫冷水塘鱼,味道鲜美,价格高出大塘鱼三倍以上,十分抢手。大鄣山乡鄣山村地处海拔960米的高山顶上,村边的一条小溪两旁,有二十多眼鱼塘,溪水清沏,塘里的鱼一目了然。高山观鱼,心也宽,情也畅,也可算是娱乐休闲的一种形式。在婺源民间,有一种鱼蜚声中外,它就是婺源荷包红鲤鱼。这种鱼色泽鲜红 .头小尾短、背高体宽,形似荷包而得名。相传明朝隆庆二年,江西婺源进士余懋学在南京任户部侍郎。明朝万历年间,因他“代天巡狩”有功,得到天子的赏识。神宗朱翊钧特将放养在故宫御花园水池里的红鲤鱼赐给他几尾。余懋学告老还乡时,便从几千里外的京城,将这种红鲤鱼带回家乡。他连夜寻来石匠,凿了一对石缸,把红鲤鱼专门供养起来,让其繁殖。以后亲友间互相赠送,又扩大到了乡间,饲养红鲤的就越来越多了。 婺源荷包红鲤鱼肉嫩味美,鱼肉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比普通鲤鱼高,兼有滋补和药用价值,是极受人们喜爱的珍贵食用鱼类。明初学者汪双池的《医林纂要探源》上记载说红鲤鱼能和脾养肺,平肝补心,滋阴养阳。并能止咳,治脚气,消水肿,治黄疸。特别是妇女子宫虚寒而不育者,吃了可以受孕,更是婺源荷包红鲤鱼的独到好处了。解放后,婺源成立了荷包红鲤鱼原种场,进行鱼的提纯复壮研究,并向全国各省区提出供良种。经国家水产总局邀请专家鉴定,确认荷包红鲤鱼是全国淡水养殖鱼类优良品种之一。

  7

  水力的利用,先人也下过不少的功夫。最早最老的当数水碓。 水碓是用水力将粮食皮壳去掉的机械。早在西汉的一些文献中已提及这种机械,魏末晋初(260~270年),杜预在总结利用水排原理加工粮食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连机水碓。水碓的动力机械是一个大的立式水轮,轮上装有若干板叶,水冲叶板转动轮子,轮子带动转轴。水碓的构造是:水轮的横轴上穿有四根短横木(与横轴成直角),旁边的架上装有四根舂谷物的碓捎。当横轴上的短横木转动时,就能碰到碓捎的末端,将之压下,另一端就会翘起,短横木转了过去,翘起的一端就会落下。四根短横木连续不断地打着相应的碓梢,就能一起一落地带动碓杆另一头的碓身,舂向下面的石臼里的稻谷。利用水碓,可以日夜加工粮食。凡在溪流江河的岸边都可以设置水碓,还可根据水势大小设置多个水碓,最常用是设置四个碓。婺源置水碓时,应该说水碓的技术已经成熟。因此水碓的碓屋里都有设有水磨。因为冬季种的小麦、大麦,人工手磨奈何不了,得水磨里磨,才能磨得细,才能荡出秕。水磨是在碓轴上头上安装一个轮子,在磨轴上同样安装个轮子,两轮方向垂直,轮子上生就一些木撬齿相互交错。水轮转动带动轴头上的木轮,木轮上的撬齿带领动磨上的轮子,轮子转动磨就转动了。磨轮上的木撬齿有几个可以拆卸,单是舂米,就不用将木撬齿装上,水轮轴上的木撬齿交不到磨上的撬齿,磨就不会动。也同样,单磨粉不舂米,就将碓吊起,轴上的横木抵不到碓杆,碓也不舂了。水碓舂米有一独门的功夫,就是筛米。谷在石臼里舂到露出六、七成米粒,就要筛糠,筛过糠的这些谷米相杂的头遍,要并臼再舂。舂到肉眼看不到谷粒时,就要起臼筛米。米筛的筛眼跟米粒差不多大,不会筛子米的人,拿起筛子一抖,米里残存的谷子就会随着米落下筛子底,什么也筛子不着。内行的人,拿起米筛,两脚一叉,腰杆一挺,双手一动,筛中的米就转动起来,筛下纯净的米就在筛子眼里撒落,筛盘上的米粒在转,残存的谷粒越转越向筛子中间汇集,合拢成小孩拳头大的谷堆,筛米的停歇下筛子,用双手一捧,把谷粒剔出来投入碓臼里。舂几百的米白白净净难拣出谷粒,最后剩下的就那么半斤谷头(也叫米头)。这种筛米的手艺,被一代一代传下来,女儿从做姑娘就承接这手艺,一直技艺在身,再传给下一辈。现在水碓弃了,会拿筛子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婺源山村利用水力的还有水辗。水辗的原理与水碓带磨盘的原理一样,也是用木撬齿带动,辗盘中有两个大石轮,在辗槽中走动,用自身的重点力将要辗的物品压碎压细,再进行榨油。水辗跟油榨是连在一起的。有柽子榨的山茶油,有油菜子榨的菜油,有棋子榨的皮油,有桐子榨的桐油,等等。这些都是山区农民的经营,可增加经济收入。在漫长的社会展中,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条件,农民靠分散经营,利用水力资源的能力非常有限。

  8

  在河面较宽的段莘河,浙源、古坦、鄣山三水合一的清华河上,有一些村庄人出入要过河,渡就是他们的工具。他们所说的渡,实际就是木船。不同的是船上有专人撑管,两岸有供人候船歇脚的地方,所以叫渡口。撑渡的大都有是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婺源人称其撑船佬,不叫艄公。撑腰船厂佬手脚都麻利,脾气都温和,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船上的那几块板是他们走不完的路;渡口的两岸是他们人生的风光。岸边的那两根粗大的柳树、棋子树,他们天天也亲不够,早上解缆,夜里系船。村里的老老少少他都熟悉,村里外乡的亲戚他也记得清。秋冬河水平稳,船用竹篙撑,竹篙头上安上铁尖被沙石磨得铮亮,离岸时竹篙击石声音悦耳动听。这支竹竹篙笔直,青中透红,在船佬的手中上上下下,竹篙入水,全身的力都点在竹篙上,再由身子传到脚掌、落在船板上,船就在他的脚掌下一步一步行游。在日子一天天的流逝里,船佬就在河中循环往复,迎来送往。春夏季河水不平静,涨时多落时少,撑船就用橹。橹置在船尾,在船佬的摆弄下,船橹的一端在水中左右摆动,推着船前行。摇橹行船与撑篙行船不一样,船对着水流往上走,到对岸随水流下靠岸。大水的时候船上要两个撑,一个人把握不住。清明后立夏前,水涨一交又一交,村里为农事走动的人不见减少,渡口也忙得非常小心,生怕惹出事来。据婺源县志载:解放前全县渡口有42处,其中城区6处,乡村36处。每年渡船修理及撑船人的工资支出,有几种形式。有的是祠众公田负担;有的是大村的官宦人家承担;也有的是七月半凑渡米。凑渡米一村一村地走,一家一家地收。听到一声喊,百姓都愿意拿,俗话说人不辞路虎不辞山,更何况坐过人家的渡。尽管七月半是荒月,收渡米的总是满载而归。也正是这种约定俗成的规矩,这些河渡忠于职守地运行着,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婺源是山区,本县货物外运除人力肩挑外,主要是靠木帆船运输。航道有三条:东起江湾经汪口至县城,70华里;北起清华经思口至县城,60会里;再从县城经马家、坑口、玉坦、曹门、太白、临河至小港,95华里。通往德兴、乐平、万年,驶达鄱阳县。据民国二十五年(1936)旧政府统计,内运有私人小木船、又叫鸭鸯船20艘,外运有私人大木船、又叫乐平船30艘。后来水路运输繁忙,船只也有发展,小木帆增至50艘,大木船增至80艘。到解放前的1949年,全县航运木船总吨位达320吨。婺源的外河运输,运出的主要是当地土产杂产,运进的是大米、食盐、布疋及日用百货。也有按照时令运进的鲜鱼、猪崽等等。从事内河、外河船运的船夫,整日在船上,营生单调,也很辛苦。他们最怕是落雨天,那时对天气的预测,只能靠经验。撑下水船主要靠橹。上水船就不同了,尤其是上滩,船需要背纤,船夫须“打抱”而行。一潭必有一滩。在潭边将船趸下,再一艘一艘地的背纤上滩。船夫虽在船上煮吃,下饭菜主要靠停船后在水中打鱼。一条小舢板栓在船边上,船一拴下板舢板出动,转眼间就能从河里叉出鱼来。也有嘴馋的船佬,在河边的菜蔬地上做三只手摘些时鲜菜,即使主人知道也很宽容,打照面绝不提起。

  婺源的码头,最热闹的当数县城西门的随河码头。这个码头在县城西站的城楼之外,原先是一个山垭口,后来衍育成连接城楼的一片屯货的仓库民房。现在码头不在了,遗留的巷名还持续叫着:猪行巷、盐行巷、当店巷等等。这些巷道虽不是很宽,但都有很直,方便搬夫驮货行走。搬夫的进进出出,也带出了火爆的草鞋摊。如今消失的草鞋,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官儒佛道士、农工商学兵,无人不知晓熟悉的。它穿在脚上松爽轻便,防汗防滑。2008年春的那场雪灾,民警们在冻冰路面对被困群众施救,自己脚着皮鞋无法站立,只能匍在冰路上拉人。如果套上草鞋,绝不会有这样的尴尬。县城是货物的集散地,中心码头的兴盛,带动了这一方的繁荣。汪口是到江湾船只的中转码头,到段莘、溪头上百个村庄的货物都有要在这里转装、转卸至港口,来往人多,也带动了旅店及商业的发展,衍成了千烟大村。

  9

  星江河水在秋天的阳光下流淌,波光鳞鳞,褶褶生辉。它从山里走出来,夹着历史的沉重与喧嚣,携着先民的苦难与企盼,也印证着半个多世纪的曲折与辉煌。

  据《婺源县志》载;从公元1200年(明万历三十二年)至1985年中,共发生水灾41次。平均十九年就来一次。最惨的是1913年(元延佑三年)七月的大水,溺死民众5300多人。其它的每次洪灾,都有冲毁房屋,人、畜淹死甚多这样记述。明嘉靖十八年(1539)六月,洪水暴发,山崩,淹死300余人,冲毁民房2000余幢。乾隆二十四年(1759)六月二十一、二十二两日,洪水骤发,四乡冲毁房屋1540幢,淹 死72人。有些字里行间透出对洪水的描述:万历三十六年(1608)四、五月,淫雨弥月不止,平地水深丈余,旋退旋涨;天启四年(1624)五月大水,县城内可行舟,县堂水深三尺,舟可往来于城墙上。康熙五十七年(1718)六月,洪水暴发,淹侵田禾,漂流民房。在这样的自然灾害面前,百姓欲哭无泪。过去的日子里,无论是太平盛世,还是动乱年代,又能指望到什么呢?《县志》载:民国三十六年(1947)六月,全县水灾,淹田6954亩,冲毁房屋2151幢,受灾人数34075人,损失财产(折金圆卷)23320元。九月,安徽省发中央水灾救济款仅100元金圆卷。生活在这方土地的百姓总是以苦难相伴。水灾之外还有较为频繁的旱灾,风灾,雹灾,虫灾,流行的疾病和疫情,还有朝廷的征战烽火、指派的苦役。这些天灾人祸纠缠,百姓头上日子只能是贫困交加,饥寒交迫。

  新中国的建立为百姓开辟一个崭新的天地。但从分田分地开始,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的一次次变更,从小株密植到早小密矮,从多快好省到斗私批修,从标兵工分到改造山河,从“三忠于”到农业学大寨,等等,百姓的日子从没消停过,做不完的事,打不完的战役,可日子仍然过得紧巴巴的,也有过吃糠燕菜的时光。就在这种艰难的日子里,在上级的领导下,靠吃苦耐劳的精神,勒紧裤带,用锄头,用扁担,用肩膀,用汗水建成了一座座水库,一座座电站和其它公共设施。

  跨越星江河上的第一座公路大桥星江大桥是1968年兴建的。全长303米。原先婺源唯一一条出省的婺―衢公路是通过浮桥过车的,上半年的黄梅季节涨水,客运经常中断。当时,全县调集民工三百多人,每个大队两个劳动力,由各公社成建制进入。工分在生产队记,建桥工地发点伙食补助。这些民工和建桥的干部、技术人员一起,白天干,晚上干,冬战三九,夏战三伏,用一年时间建成了当时全县最长的公路桥。桥建成后的一段日子,客运班车不见增多,进出物资还是那样稀少,人民公社还是人民公社,阶级斗争依然是阶级斗争,因此,县城与农村也没见变化,象温吞水一样不起不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到期经济建设上来,加上为右派摘帽,为农村四类分子平反这些顺乎民心的举措,更加上农村家庭责任制,改革开放,上上下下都有动起来了。活力显现。县城东门大桥在不知不觉中就建成了,不见抽调的民工,不见人山人海的场面,靠的是技术和机械化。桥墩上的几根大梁架起来后,用吊车将在地上做好的混凝土部件往上装搭就成了。整日里看的人很多,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边看边谈,议沧桑,话变化。当人们这座桥行走几遍,就发现桥的那头横纵的几条道路也具雏形,接着鳞次栉比的高楼拔地而起,很快就形成了新区。如果说县城的河流象是柄斜放的“如意”,老城区就是如意上的云头,如今不断扩大的新城区,就是它身上雕镶的几朵新花。老城区有古老的积淀,有虹井、廉泉,有铺着石板的路,更有享誉徽州的“种德里”。

  新区具有新区的活力,道路规整,宾馆林立,商铺密布,广场宽阔。新老城区交光辉相映,相互应衬,示显出亘古未有的融和与魅力。老城区在不断改造,新城区在不断扩展,人们越来越感受到星江河在城区的功能和作用,于是不惜重金请来专家作规划、搞设计,名称就叫“一江两岸”。几年来就按照这规划一步一步走,既装扮河边两岸,也装扮河流本身。2005年横跨文化广场与客运车站的景观桥动工兴建。桥长234.5米,宽25米,中心主车道15米,两边有廊道各5米。2007年5月竣工后,为托平河水,在下游修筑了一条拦河坝,使桥下一年四季清波漾漾,映照蓝天。眼下又紧锣密鼓地进行城区排污工程、沿河两岸的美化工程建设,在不久的将来,星江两岸一定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之一,星江沿岸也一定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河流弯弯,河水从大山深处赶来,汇集星江转了个弯从容而去,过去的遗憾都沉于心底,如今它逢上了好时代。


摄影作品